庆贺胜利的墨迹尚未干透,以色列的炸弹就已在大马士革上空呼啸而至。艾哈迈德·沙拉(朱拉尼)坐进了总统府,以为握住了叙利亚的权杖,却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恍然大悟:他所继承的,只是一个没有天空的国家。权力若不能捍卫主权,那便只是一张华丽的椅子,摆放在一个四面漏风的废墟之上。
他以为自己是棋手,却不知棋盘早已倾斜
一切始于南方的烽烟。在苏韦达省,一场德鲁兹人与贝都因部落的宿怨被重新点燃,从口角升级为械斗。作为大马士革的新主人,朱拉尼的反应再正常不过:派遣军队南下,区隔冲突,恢复秩序。这是一个新生政权试图证明自己掌控力的肌肉展示,是他向治下民众宣告“国家回来了”的必要仪式。
然而,朱拉尼显然高估了自己手中的筹码,也低估了这片土地上利益蛛网的错综复杂。他的军队刚一抵达,就被当地的德鲁兹人视为对贝都因部落的公然偏袒。南下的政府军非但没能浇灭火星,反而像是把一桶热油泼进了火堆。但这还不是最糟的,真正致命的变量,来自西部那位永远警觉的邻居。
以色列的理由高尚得近乎虚伪——“保护我们的德鲁兹兄弟”。任何一个对中东稍有了解的人,都能嗅出这句口号里的投机与冰冷。叙利亚的德鲁兹人对以色列的戒心,从来不比对任何一个统治者要少。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们的真实想法轻如鸿毛。以色列需要的不是真相,只是一个扣动扳机的借口。那个在苏韦达燃烧的村庄,恰好递上了这枚滚烫的弹壳。
“主权”二字,一层被炸成焦土,一层被撕成碎片
以色列的打击,精准而恶毒,像两把滚烫的尖刀,同时插向了朱拉尼政权的心脏和脊梁。
第一把刀,直奔南下的叙利亚政府军。这支东拼西凑、勉强成军的部队,是朱拉尼压箱底的硬通货,是他维持统治的最后一张牌。可怜的坦克、自行火炮和武装皮卡,在第三代战斗机的凝视下,与孩童的锡兵玩具毫无区别。一轮又一轮的空袭过后,这支军队在开阔地上被成片地熔化、肢解。以色列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朱拉尼:你的手,不准伸到南部边境。
第二把刀,则更具羞辱性,它像一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开处刑。以色列空军的F-15和F-16战斗机群,在无人机的引导和配合下,闲庭信步般飞临大马士革上空。总参谋部、国防部、国家电视台……这些象征国家权力的地标建筑,被逐一“点名”。总参谋部大楼甚至遭到了至少五枚重磅炸弹从不同角度的“围殴”,每一枚都精准命中要害。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突袭,这是一场从容的空中解剖课。叙利亚的首都,就是那具被固定在手术台上的标本,而以色列的飞行员,则是手持手术刀的医生,冷静地切割着他们认为多余的“器官”。这血淋淋的一幕,只为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事实:叙利亚的主权,只剩下地面那一部分了。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在暴雨中奔跑
朱拉尼从巴沙尔·阿萨德手中接过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更是一个被拆掉了承重墙的危房。曾几何时,叙利亚的天空并非如此脆弱。在漫长的阿萨德时代,依靠与俄罗斯的军事捆绑,叙利亚构建起了一张磕磕绊绊却始终存在的俄制防空网。
这张网虽然无法杜绝所有空袭,但至少能在大马士革这样的核心区域撑起一把保护伞。它迫使以色列空军在行动时必须三思,更多依赖昂贵且曲折的防区外打击。像今天这样,把战斗机开到国防部头顶上当靶子炸的景象,在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防空导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威慑,是国家主权最后的尊严。
可悲的是,在政权更迭的权力真空中,以色列人像最勤劳的园丁,一轮又一轮地“修剪”掉了叙利亚残存的防空阵地和雷达站。等到朱拉尼的旗帜插上总统府时,他才绝望地发现,自己头顶的天空,早已不属于叙利亚了。没有了俄国人的技术支持,没有了导弹阵地的拱卫,他的国家彻底“门户洞开”。
这片“自由”的天空,不仅是以色列用来敲打朱拉尼的鞭子。更深远的战略价值,早已在几个月前的以伊对抗中暴露无遗。过去,以色列若想长途奔袭伊朗,如何安全穿越叙利亚领空进行空中加油,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风险难题。
而现在,叙利亚民众不止一次用手机拍到,以色列的空中加油机正在自己的国土上空,悠闲地为F-35I隐形战机补充燃料。叙利亚的天空,从以色列通往伊朗的战略障碍,变成了一条不设防的空中高速公路,而且还附赠加油站。
强者画地为牢,弱者无处可逃
面对如此赤裸的侵犯,朱拉尼和他的临时政府除了发表谴责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还能做什么?叙利亚国防部那份宣称军队将“遵守交战规则”以保护平民的回应,听起来更像一则悲伤的黑色幽默。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谈论规则,无异于羔羊在对狼宣读《动物保护法》。
这就是“军阀困境”的经典写照。朱拉尼在内战中崛起的那些特质——强悍、果决、不妥协——帮助他打下了江山。但治理一个被战争掏空、地缘位置又极度敏感的国家,需要的却是另一套完全相反的技能:隐忍、妥协、以及在巨人的夹缝中合纵连横的智慧。打天下的勇武,和治天下的心术,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据说,朱拉尼曾私下尝试过与以色列媾和,希望用默认戈兰高地被占领的现状,来换取以色列对其政权的承认。这或许是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的无奈之举,但在真正的强者眼中,这种试探只会暴露你的虚弱。他递出的不是橄榄枝,而是表明自己连持剑资格都没有的降书。
以色列用炸弹给出了最清晰的回应。这回应翻译过来,潜台词冰冷而残酷:戈兰高地你要放弃,你的南部边境必须洞开,你的军队不许越过红线,你的首都甚至不配拥有保护自己的屋顶。这已经不是一个平等的谈判,而是一份不容置喙的投降条款。
这场空袭,是朱拉尼政权收到的第一份大规模羞辱,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份。只要叙利亚无法重建属于自己的防空体系,它的命运就永远攥在别人手里。任何试图强军的举动,都会被视为挑衅,并被毫不留情地扼杀在摇篮里。这是一个死循环,一个弱国无法挣脱的宿命。
对于在十年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叙利亚人民来说,这或许是最大的悲哀。他们用无尽的鲜血与泪水送走了一个旧时代,却发现迎来的新时代,可能要在一种更屈辱的阴影下苟活。从巴沙尔到朱拉尼,总统府里的人换了,但这个国家在大国棋盘上的棋子地位,纹丝未动。
废墟之上,历史只用一句话拷问着每一个叙利亚人:当你的剑不够长时,你凭什么说,这片天是你的?
网配查配资-配资十大平台-个股配资-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