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照相馆》自正式上映以来的第三天,已有超过一千万观众共同回顾了那段历史,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这部影片在揭示历史真相、缅怀在浩劫中失去生命的同胞的过程中,深入刻画了侵华日军中各类人物的形象,使观众对那段悲惨历史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多种题材的抗战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侵略者形象。无论是将侵略奉为信仰的高层军官,还是在战场上拼命冲锋的低级士兵,抑或是毫无底线、横行霸道的禽兽形象……这些角色的刻画常常显得“脸谱化”。但是,《南京照相馆》却成功塑造了许多更为复杂和真实的日本人形象。
主角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首次出现在观众眼前时,宛如一个普通的随军记者。就在他因工作效率低下而遭到小军官的耳光时,随即被高层军官制止并训斥:“你知道他的背景吗?他是你这种农民能得罪的吗?”这一情节瞬间让观众意识到,侵华日军在考量同仇敌忾的同时,也极为看重个人的出身与背景。
展开剩余63%在影片中,伊藤秀夫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反派角色。尽管刚登场时似乎给人一种“乖巧”的错觉,但电影很快揭示,侵华日军中怎会存在“乖孩子”?他私底下向高级军官坦白道,自己根本不会冲洗照片,往常玩相机时都是仆人代劳。母亲出于对他的担忧才让他当了摄影师,情况逐渐清晰:原来他是一个来自于腐败家族、被派到前线以谋取军功的纨绔子弟。
影片后半段,伊藤如预期般发放了阿昌的通行证,并策划了日军屠杀通行证持有人的卑鄙行为。此时,伊藤与高层军官共同篡改“仁义礼智信”的剧情,让观众深刻认识到,他们不仅是残忍杀戮中国人的刽子手,更是盗取与破坏中国文化的强盗。
伊藤的家族为了让他获取更多军功,特意安排他到民国首都拍摄摧毁城市的照片和入城仪式。为了确保他能顺利“捞取”,家族甚至送来了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助理,以及一整套先进的冲印设备,这几乎可以说是毫不吝啬的投资。
这一助手的角色同样承载着许多支线剧情。他曾乘小船拍摄日军用麻袋溺毙中国人的画面,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他作为战地记者的资历明显高于伊藤。然而,为了协助伊藤拍摄,他却甘愿成为助手。这个助手身上布满了溃烂的伤疤,显然是严重的性病所致。影片通过这位角色向观众揭示了侵华日军最为卑劣的一面,同时也敏锐地让人意识到了“慰安妇”政策所造成的深重后果。更令人痛快的是,这位助手还企图窃取南京的城墙砖,准备带回日本作为“八纮一宇塔”的基石,然而终究没有逃脱被中国人用砖头击爆头颅的命运!相信每一位观众在这一幕的呈现下,都会感到一阵畅快。
一部优秀的电影,情节与正派角色的设计固然至关重要,但反派角色的塑造同样不可忽视。《南京照相馆》在丰满立体地呈现侵华日军各个角色的同时,并未给反派冠以“人性”“良知”等美德,而是深入挖掘他们罪恶的根源。这种努力的成果不可小觑,值得所有抗战题材作品借鉴与学习。
发布于:山东省网配查配资-配资十大平台-个股配资-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