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动包括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教师发展数字治理和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六大行动。
数字化转型具体如何“转”?
1行动将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
制定教师智能素养标准、中小学书记校长数字能力标准、高校教师数字能力框架,建立分类分级能力体系。修订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指南,分类指导地方和学校开展教师、中小学书记校长、教师培训者的数字素养培训工作。依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人工智能、数字素养专题,开展教师校长人工智能专项培训。
推动教师立足真实场景开展数字化实践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持续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构建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画像和区域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指数,并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定期发布测评报告,推动地方不断完善动态发展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机制。2打好硬件基础,加强数字环境建设
支持地方、学校结合实际建设数字校园、升级教师智能研训室和智慧教育中心,助力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协同企业、科研院所研发数字化工具,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转型,推广好数字应用的先进经验。
3加强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的数字化
将数字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师范生必修课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师范生诊断课堂教学行为,指导及时改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教师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积分应用机制;强化名师领学领研领教,实施数字支教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有关部门还将开发重点领域的精品资源,人工智能教师读本,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沉浸式师训系统等新型资源都会给教师们安排上,让数字教学资源更智能更实用。针对教师发展,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强综合服务管理功能,建立教师教育大模型,优化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加强师范专业的规范管理和动态调整。数字素养将成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考察项,对教师的评价将以数据作为支撑。当然,也会强化数字化安全与规范,研制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引。4建好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平台
数字化转型还体现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高水平对话交流平台将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建好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平台,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培训、数字化协同教研和“人机共育”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数字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如何保障本次行动高效高质量落实?
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分区域专家指导机制,强化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研究、指导、跟踪和督促;推进“百区千校万师”建设,即推出百个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特色区,千所数字化赋能教师特色校,万名数字化发展名师,加强对地方和学校的引领,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配查配资-配资十大平台-个股配资-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