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中伏养生黄金期】
皇补堂中医:祛湿补阳正当时!
🔥 中伏养生重点(7月30日-8月8日)
• 阳气最旺:此时自然界的阳气达到顶峰,是祛湿驱寒的最佳时机
• 湿邪最盛:暑湿交加,易引发疲劳、食欲差、关节酸痛等问题
• 承上启下:衔接初伏和末伏,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阶段
中伏:阳气鼎盛,冬病夏治黄金期
中伏时节,天地间阳气最为旺盛,人体气血也随之活跃,毛孔张开,经络通畅。
中医认为,此时是驱散体内寒邪、补充阳气的最佳时机。
展开剩余83%许多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多因阳气不足、寒邪内伏所致。
而在中伏进行调理,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预防和减轻冬季疾病的发生。
01
中伏养生
先破 “暑湿困身”
中伏的湿,是 “黏人的邪”,缠上了就容易让人没精神、大便黏马桶、舌苔厚腻。
中医讲 “脾主运化水湿”,对付暑湿,关键在健脾。
饮食清补不贪凉:少碰冰饮、凉菜,换成温性的祛湿食材 —— 比如炒薏米煮水(生薏米性寒,炒过更适合中伏),加几颗赤小豆,健脾又利水;炖冬瓜时放块生姜,既能解腻又能温化湿气,避免生冷伤脾。
“微汗” 排湿最舒服:别总躲在空调房!清晨或傍晚晒 10 分钟背(背对阳光,晒后喝杯温水),或慢走 20 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能帮湿气随汗排出,还能补阳气。但注意别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正气。
02
中伏贴敷
赶在 “阳气顶点”
中伏是三伏天里阳气最旺的阶段,也是三伏贴的 “黄金贴敷期”。
此时皮肤腠理疏松,药物更容易渗透,能借助天地阳气,把体内的寒湿 “赶出去”。
皇补堂的三伏贴
—— 针对反复咳嗽、鼻炎、老慢支等 “冬病”,用麻黄、白芥子等温热药材,贴在肺俞、大椎等穴位,温通经络、散寒化痰;
对腰腿痛、手脚凉的人,加贴肾俞、足三里,帮着补阳气、强筋骨。
现在贴敷正当时,很多老患者都说 “每年中伏贴完,秋冬膝盖不那么怕凉了”“咳嗽次数也少了”。
【贴敷后微微发热是正常现象,揭掉后别马上洗澡,让药效多留一会儿。】
中伏养生,多管齐下
01
饮食有节
清热祛湿
中伏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伤津液和脾胃之气。
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绿豆、冬瓜、苦瓜、西瓜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祛湿的作用。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此外,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具有养生功效的汤品,如绿豆汤、冬瓜汤、酸梅汤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调养身体。
02
适度运动
激发阳气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中伏时节,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淋漓,以免耗伤阳气。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的水液平衡。
此外,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焦虑不安。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中伏时节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身心在炎炎夏日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舒缓。
避开 3 个中伏 “养生坑”
01
别 “猛吹空调” 对抗暑热:
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 26℃,尤其避免直吹肩颈、后腰,不然寒气会顺着毛孔钻进体内,秋冬容易肩背痛。
02
别靠 “节食” 解腻:
中伏没胃口是常事,但空腹会让脾胃更虚。
可以少吃多餐,比如上午加片蒸山药,下午喝碗小米粥,帮脾胃 “轻负担运转”。
03
别忽略 “午后养心”:
午时(11-13 点)心经当令,中伏天热易心烦,此时眯 15 分钟,或按按手腕内侧的内关穴,能宁心安神,下午更有精神。
皇补堂三伏贴活动火热
✨中伏(7月30日-8月8日)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
此时阳气最旺,贴敷三伏贴效果翻倍👉
• 温和配方,不含刺激性药材
• 重点调理: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脾胃虚弱、老寒腿、慢性咳喘、宫寒痛经等
• 取穴精准,由资深中医师亲自贴敷
• 采用道地药材,遵古法炮制
• 辨证选穴,一人一方
🎁中伏特惠·限时限量!
📅贴敷时间建议
初伏已贴:中伏加强效果
初伏未贴:现在开始也不晚!
👉 私信立即预约
发布于:辽宁省网配查配资-配资十大平台-个股配资-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